廣東省教育廳等五部門近日印發(fā)《廣東省鼓勵校外培訓領域采用先學后付收費模式實施方案(試行)》(簡稱《方案》),。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校外培訓繳納資金的安全,廣東省鼓勵廣大校外培訓機構采用“先上課,、后付費”模式(以下簡稱先學后付模式),。
《方案》提出,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全省各地采用先學后付模式的校外培訓機構數(shù)量顯著增加,,校外培訓從業(yè)人員風險意識普遍增強,校外培訓機構經(jīng)營模式得到顯著改善,,“爆雷”倒閉事件大大減少,,人民群眾繳納校外培訓的資金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減少“爆雷”倒閉
《方案》提出,,要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堅決防止侵害群眾利益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參加校外培訓的資金安全,。
根據(jù)《方案》,依法將所有學科類,、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全面納入監(jiān)管,,實現(xiàn)“全覆蓋、無死角”,。
同時,,校外培訓機構根據(jù)實際情況和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自主選擇收費模式,。充分考慮校外培訓機構和消費者雙方的權利義務,,既要保障消費者資金安全,又要保障校外培訓機構合法權益,。全省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積極穩(wěn)妥推進實施,確保先學后付收費模式平穩(wěn)落地,。
對于完全采用先學后付模式的機構予以鼓勵支持,、引導機構發(fā)展;對于采用其他模式(含預收費模式)的機構嚴格進行資金監(jiān)管、確保資金安全,。
按照“雙減”的有關部署,,將校外培訓收費模式轉(zhuǎn)變、資金監(jiān)管納入“雙減”工作的全過程,、全周期,,持之以恒抓落實。
《方案》提出,,按照從小型校外培訓機構到大型校外培訓機構,、從粵東粵西粵北各縣(市、區(qū))到珠三角城市的推進路徑,,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全省各地采用先學后付模式的校外培訓機構數(shù)量顯著增加,校外培訓從業(yè)人員風險意識普遍增強,,校外培訓機構經(jīng)營模式得到顯著改善,,“爆雷”倒閉事件大大減少,人民群眾繳納校外培訓的資金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須同時滿足兩要素
什么是先學后付模式,?《方案》對此予以了界定——校外培訓先學后付模式,指的是校外培訓機構完全采用“先上課,、后付費”的模式,。從橫向上看,指的是校外培訓機構的所有課程,、項目均采用了先學后付模式,;從縱向上看,指的是某個培訓項目的全部時間段之內(nèi),,始終堅持上課在前,、繳費在后(包括按次、按周期,、按學期等),,由學生家長在上課之后按照約定的渠道直接向培訓機構支付培訓費用(劃撥資金)。
凡是沒有同時滿足上述兩個要素的其他任何模式,,均不屬于先學后付的收費模式,,而是屬于預收費用模式。預收費模式必須嚴格按照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校外培訓預收費的要求進行資金監(jiān)管,。完全采用先學后付模式的培訓費用不屬于預收費,,但是各地應當科學界定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模式與先學后付模式的區(qū)別,防止校外培訓機構以虛假的先學后付模式規(guī)避預收費資金監(jiān)管,。
《方案》鼓勵校外培訓機構采用先學后付模式,。完全采用先學后付模式的校外培訓機構,在廣東省過往提出的激勵措施基礎上,新增以下激勵措施:一是優(yōu)先推廣典型經(jīng)驗,。二是鼓勵機構參與政策咨詢,。此外,各地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鼓勵和支持完全采用先學后付模式的校外培訓機構的其他具體措施,。
自主確定唯一模式
《方案》提出,積極穩(wěn)妥推進先學后付模式在全省落地實施,。
一是自主確定唯一模式。校外培訓機構自主選擇采用先學后付或者預收費用兩種模式之一,,但是只能選擇其中之一,,不得同時采用或者混合采用兩種模式。且采用其中一種模式后,,應當在一定時期內(nèi)保持穩(wěn)定,。
二是保障機構合法權益。支持校外培訓機構采用“上一次課,、給一次錢”的先學后付模式,,支持校外培訓機構從部分培訓項目探索嘗試后再逐步推廣到全部培訓項目,支持校外培訓機構從一個教學點試點成功后推廣到所有教學點,。支持完全采用先學后付模式的校外培訓機構與學員自主簽訂合同,,對于機構完成履約、按時保質(zhì)提供培訓服務后無法收取的錢款進行追償,,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三是其他要素納入監(jiān)管。采用先學后付模式的校外培訓機構除了資金(收費)之外,,其他方面(包括機構信息,、從業(yè)人員、培訓材料,、收費價格等)應當納入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jiān)管與服務綜合平臺,,接受監(jiān)管。
《方案》提出,,采用先學后付模式的校外培訓機構按照機構自主申報,、縣(市、區(qū))審核公布的步驟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