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是青年學生練就過硬本領的“大熔爐”。省教育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認真總結(jié)分析以往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經(jīng)驗,,深刻檢視急待解決的問題,將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主題教育抓落實的重要工作,,首次采用“組團”方式,,組織全省高校,大規(guī)模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今年暑假期間,,我省150多所高校積極參與“攜手奔小康 共筑中國夢”廣東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組建了22個實踐團,、5207支隊伍,、74369名師生,赴廣東省對口支援,、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地區(qū)和粵東粵西粵北欠發(fā)達地區(qū)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這是近年來省教育廳統(tǒng)一開展的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將義診,、支教送到基層一線
“我們今年遴選了12名學生,,到韶關市武江區(qū)重陽鎮(zhèn)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眮碜陨仃P學院的帶隊指導老師陸康勇介紹,,去年韶關學院文學院就曾組織學生到鄉(xiāng)鎮(zhèn)開展實地調(diào)研和推普活動,并形成實踐報告,。
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務實,是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特點,。
以中山大學為團長單位的西藏林芝實踐團在開展義診檢查,、口腔健康講座等活動的同時,還進行當?shù)乜谇唤】禒顩r數(shù)據(jù)研究,,提出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生遠赴涼山彝族自治州支教,教孩子們畫畫,、跳舞,、打詠春拳,開設科學課,、音樂課,、心理健康課等。
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新疆實踐隊伍在喀什地區(qū)開啟新一輪電商扶貧興農(nóng)實踐項目,,開辦電商培訓班,、制定線上線下宣傳策略、開設新零售體驗店,,提高當?shù)剞r(nóng)牧民營收能力,。
勇于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是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主旋律,。
暑假已進入尾聲,一支特殊的隊伍卻剛剛啟程,。8月下旬,,來自華南師范大學、嶺南師范學院,、廣州大學,、韶關學院、嘉應學院,、惠州學院,、肇慶學院、廣東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等高校的134名師范專業(yè)師生陸續(xù)到達林芝,,開啟新學期實習支教工作,,把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自2017年起,,省教育廳組織我省11所高校與林芝市六縣二場一區(qū)合作共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基地,,迄今已派出632名大學生到林芝60多所學校,開展為期半年至一年的支教活動,。
把思政課開在長征路上
社會實踐比課堂教育更具體,、生動,對大學生而言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組建了“長征路上話初心”思想教育實踐小分隊,,由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陳小花擔任領隊和主講人,遴選思政課教師,、學生黨員等18人組成實踐隊伍,,通過現(xiàn)場授課、唱愛國歌曲,、走訪老紅軍及其后代等形式,,把思政課開在長征路上。
活動歷時26天,,隊伍沿著中央紅軍長征的光輝足跡,,跨越廣東、江西,、湖南等10個省區(qū),,總里程逾8000公里。
以廣州大學為團長單位的貴州黔南實踐團,,采取主題班會,、語言藝術、手語等方式,,讓學生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出來”“演出來”“畫出來”“唱出來”“說出來”,,幫助當?shù)刂行W開好思政課;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師生來到潮州,,感受潮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綜合了我省以往開展的“大學生黨員暑期社會實踐”“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等多個品牌活動,師生們展現(xiàn)出鮮紅的革命底色,。
圍繞主題,,他們主動開展“開一場宣講會、教一首愛國歌,、上一節(jié)黨史課,、走一段長征路、講一個好故事,、訪一戶貧困家庭,、辦一場技能培訓、作一次知識分享,、寫一篇調(diào)研報告,、提一項發(fā)展建議、掌握一門勞動技能,、參與一次溫情陪伴,、參加一次環(huán)境整治、體驗一回田間勞作,、培育一種勞動情懷”的“十五個一”活動,,將思政教育融合在社會實踐之中,,做到知行合一。
“通過社會實踐,,我省高校師生堅定了初心使命,,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隊;激發(fā)了家國情懷,,成為對口支援,、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擊隊;弘揚了勞動精神,,成為向勞動學習,、向?qū)嵺`學習、向群眾學習的求學隊,?!笔〗逃龔d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強化實踐育人和勞動教育效果,,掀起教育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脫貧攻堅的“青春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