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農講所紀念館建館70周年,。5月22日,位于廣州的農講所紀念館舉辦建館70周年暨“紅墻依舊——我和農講所的故事”特展開幕活動,。多位黨史專家學者,、農講所教員及學員后代、農講所紀念館老員工,、藏品捐贈者等約120人參加了活動,。
活動現(xiàn)場,由廣州市越秀區(qū)文德路小學創(chuàng)作的《英雄城 少年路》閃亮登場,,以“快板+舞蹈”形式,,展現(xiàn)了紅色文化的代代傳承。農講所紀念館為農講所教員及學員后代彭伊娜,、阮欽彤,、周健風、譚中武頒發(fā)農講所紀念館紅色文化宣傳員榮譽證書,。作為彭湃,、阮嘯仙、周其鑒,、譚作舟等農講所師生的后代,,他們積極投身到紅色文化宣講中,用實際行動助力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廣泛傳播,。
“紅墻依舊——我和農講所的故事”特展是農講所紀念館建館70年以來,,首次舉辦的專題展覽,梳理紀念館的歷史發(fā)展脈絡。展覽以人物故事為主線,,以館舍功能變遷為副線,,將數(shù)百年來不變的紅墻比喻為畫卷,展示“負笈者”“革命者”“建設者”和“傳承者”等人物群像陸續(xù)登上歷史舞臺后,,與農講所之間的故事,。
展覽從數(shù)千件館藏中精選70件(套)展品,其中文物20件(套),,重點展示農講所紀念館文物征集,、陳列展覽和宣傳教育等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其中,,紀念館近年來征集的一批第六屆農講所學生使用過的珍貴文物為首次展示,。大量反映20世紀五六十年代農講所紀念館及農講所舊址陳列館建設、管理,、修繕的珍貴檔案,、文獻、手稿,、圖片資料等,,也在展覽首次對外公開。